新華社北京4月17日電(記者魏夢佳)隨著天氣逐漸轉暖,楊柳飛絮又“如約而至”。記者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,由于前期低溫天氣,今年楊柳飄絮時間較往年推遲一周,為防止飛絮擾人,北京今年將綜合治理30萬株楊柳雌株。
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科技處副處長杜建軍介紹,為減少飛絮產生,北京將對重點地區的楊柳雌株注射花芽抑制劑,抑制花芽形成;優先修剪楊柳雌株過大、過密的樹冠;采用高壓槍沖洗、及時清理收集飛絮等管護措施,避免飛絮再次隨風飄移。
同時,結合園林綠化景觀提升及更新改造工程,北京將對現有老、殘、病等楊柳樹雌株更新改造,減少飛絮總量。此外,今年全市還將建設城市綠地1萬畝,提高綠地對楊柳絮的吸附滯留能力。
據悉,今春北京啟動的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已禁止使用楊柳雌株。“我們將以此為契機,科學配置樹種,不斷增加園林綠化樹種的多樣性,降低楊柳飛絮對市民的影響,打造綠色和諧宜居的城市生態系統。”杜建軍說。
北京林業大學張志翔教授介紹,空中飄揚的楊柳飛絮其實是楊柳雌株的種子和衍生物。飛絮現象主要發生在楊柳樹普遍種植的北方地區,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和周期性。北京現有楊柳樹主要集中種植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,由于當時我國城市綠化尚處于起步階段,可選擇樹種相對較少,楊柳樹憑借著易繁殖成活、生長速度快、養護成本低等先天優勢,成為北京綠化的主力樹種。
近年來,楊柳飛絮問題日益受到市民關注。去年,北京啟動楊柳飛絮治理試驗和示范工程,結合綠化景觀提升疏伐、注射花芽抑制劑及一些技術措施,共治理楊柳雌株40萬株。
作者簡介
姓名: 工作單位:
熱門關鍵詞:城市立體綠化 立交橋立體綠化 垂直墻立體綠化 屋頂綠化 景觀立體綠化 道路立體綠化 水域環境生態修復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