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明市盤龍區老舊小區組合花盆實現“刷臉開門”——廈門寶振科技
盤龍區老舊小區新裝門禁系統讓居民感受更多便捷。王俊星攝
掏出身份證一刷,門禁系統自動拍照,確認是“對”的那個人后,門隨即“啪”地開了。這不是電影里高端住宅區的鏡頭,卻是日前出現在盤龍區王旗營小區的真實一幕。“智慧盤龍”的便捷已經深入老舊小區、背街小巷,文明無處不在。 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過程中,盤龍區始終堅持“惠民生”抓根本,深入實施市容提升工程、平安建設工程、誠信服務工程、行政增效工程、文化繁榮工程、青山綠水工程。切實解決群眾關心關切的民生問題,推動“創文”工作由“重面子”向“抓里子”轉變,真正使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成為順民意、得民心、惠民生的“幸福工程”。 老舊小區微改造 聯盟街道王旗營小區屬于建成較早的老舊小區,曾經一度臟亂差堵嚴重,“開墻打洞”“住改商”破壞建筑承重和抗震效果,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,同時還對市政市容、城市綠化產生負面影響,造成交通擁堵、消防塑料花盆通道堵塞、擠占樓前綠地等問題,整治勢在必行,民心所向。 2017年11月3日,盤龍區政府召開了“開墻打洞”“住改商”治理工作會議,對專項治理工作進行了部署,按照會議精神,聯盟街道制定了相關工作方案,確立了以王旗營小區微改造工作為契機,全面推進王旗營小區住改商及開墻打洞行為治理工作的工作目標,積極開展整治工作。 依托社區“五級治理”平臺,聯盟街道于2017年12月完成了第一批共40戶存在“開墻打洞”“住改商”行為的商鋪整改工作。 在完成治理工作預定目標的基礎上,街道還對王旗營小區內存在的違法違規建筑進行了拆除,共拆除違法違規建筑5500平方米,拆除住改商鋪面雨棚100余處、拆除違章門頭廣告牌及樓梯等112室內植物墻4平方米,原有的臨違建筑拆除后,建設為寬敞平整的人行道,使得王旗營小區面貌煥然一新,環境整潔、道路美觀,群眾的集中投訴明顯下斜屋面綠化花盆降,對居住環境的滿意率不斷提高。 盤龍區自2016年啟動城市更新微改造工作以來,主要圍繞“環境提升、道路整治、管線入地、完善設施、車輛停放、排水管網”等方面進行提升改造,解決小區內“衛生、安全、秩序”的問題,已完成小莊村、司家營新村、文匯路街區以及王旗營老舊小區等5個城市更新微改造項目,投入資金約5500萬元,惠及群眾15萬余人。 打造“星級農貿市場” 走進金星標準化農貿市場,分門別類的攤位整齊劃一,干生生的地面沒有一片菜葉,走在上面不用擔心被滑跌倒。 為了提升改善人民群眾生活購物環境,提升農貿市場各類產品質量,盤龍區結合實際,通過對全區所有的集貿市場進行評星定級,對所有的市場進行全面的“強制性體檢”,逐步建立完善全區集貿市場管理長效機制,確保國家城市文明建設常態長效化。 評星定級采取日常考評和突擊考評相結合的辦法進行,政府根據考核評定結果,一方面采取“以獎代補”的方式對被評為星級集貿市場分級獎勵,一方面采取“倒逼整改”的方式對花墻容器排名靠后的市場進行懲處。在規定的期限內拒不整改或者仍然整改不到位的,區政府將視情況予以停業整頓直至關停。 讓“創文”成果保持下去 針對“六個不滑坡”和“六個持續提升”中指出的重點難點、短板弱項,盤龍區制定出臺了《關于進一步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確保“六個不滑坡” 推進“六個持續提升”的工作方案》,持續加強食品安全、醫療衛生、交通秩序、社會治安、生態保護、窗口服務、社會風尚等領域突出問題的整治,通過切實做好各項基礎性工作,保證居民小區、背街小巷、城市道路、農貿市場、校園周邊、重點區域衛生環境和社會秩序“六個不滑坡”,持續推進小區微改造、小區社會治理、城市景觀形象、城市文明交通、數字化城市管理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“六個持續提升”。守好主陣地,種好責任田,在保持好現有成果的同時,穩步提鞍式花盆升創建工作水平。熱門關鍵詞:
城市立體綠化 立交橋立體綠化 垂直墻立體綠化 屋頂綠化 景觀立體綠化 道路立體綠化 水域環境生態修復
Top